震坤行携手清华大学共启MRO工业用品VMI创新研究,探索供应链效能与绿色转型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5-30 15:29:27
2942看了

手机扫码阅读

4月18日,"MRO工业用品VMI创新解决方案综合价值研究"项目(以下简称“研究项目”)开题研讨会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研究项目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肖勇波教授团队与震坤行工业超市(以下简称“震坤行”)联合发起。

在"双碳"目标与供应链韧性安全发展要求下,MRO工业用品的采购管理正面临效率提升与绿色转型的双重挑战。针对MRO工业用品采购领域存在的长尾化、低频次、非计划性等供应管理痛点,构建数字化、集约化、绿色化的创新供应体系具有重要示范意义。该研究项目将聚焦于在现有的电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常规措施和经验基础之上,探索MRO工业用品供应链有哪些机制上的创新可以激发全产业链对供应链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视、实现效率与绿色低碳的平衡。

  产学研联动,探讨VMI全链路价值

此次开题研讨会汇聚了产学研多方权威专家:项目研究团队肖勇波教授、赵翠副教授、查雨薇博士生、朱昊若博士;国资委商业信用中心主任袁星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国企室主任贾涛、国网物资公司质量监督部主任陈金猛、航天科技采购管理办公室副处长梁丰爽、中国电信采购供应链管理中心副处长刘超、中海油物装采购中心数据标准化室主任吴冬梅等专家代表;蔚来汽车高级总监孙璐、采购负责人梁浩等客户代表;以及震坤行首席运营官蒋丽丽、副总裁苏钰、智能仓储产线总经理田婷婷、高级产品经理吴文祺、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部总监黄黎巍、ESG专家王威等。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工业用品供应链的协同创新、韧性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展开深度探讨。

会议开始,清华大学肖勇波教授首先介绍了研究项目背景、解析了研究框架。项目将围绕VMI智能仓储解决方案展开,通过对比传统库存模式与VMI模式的运营数据,构建成本、效率、碳排放等多维度评估模型,量化智能仓储解决方案对供应链全链路的价值贡献。研究团队还将结合蔚来汽车等企业的实际案例,探索补货策略优化空间,为行业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参考。

肖勇波教授指出:VMI 模式不仅仅是一种库存管理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创新,它涉及到企业内部流程优化、与供应商的协同合作、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等多个方面。通过实施 VMI 创新解决方案,企业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协同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肖勇波教授

蔚来汽车高级总监孙璐分享了企业引入震坤行智能小仓库的实践成果:自2021年开始,双方通过智能货柜实现了办公用品和PPE物资的高效分发、库存管理和实时监测,大大提高了蔚来工厂内部的体系化效率。

目前,合作覆盖上海、北京、深圳等六大城市,主要供应日常消耗量大的常用物品,通过自主领用和自动化管理,极大提升了便利性、流程效率,并降低了管理成本。

蔚来汽车高级总监 孙璐

震坤行智能仓储产线总经理田婷婷进一步阐释了震坤行智能仓储设备的运营理念:首先,震坤行智能仓储解决方案通过改变仓库的布局和发放流程,减少了日常路径和流程,降低了管理成本。其次,采用寄售模式和数据可视化,实现了零库存管理和成本下降。此外,通过智能预警和采购策略调整,避免了缺料并优化了采购计划。还通过打通部门墙和智能化降本推荐,进一步降低了采购成本并提供了更优的替代方案。最后,通过规模化效应和设备优化,以及将智能化仓储做成平台式,允许更多供应链公司参与,实现了供应链升级和整体受益。

震坤行智能仓储产线总经理 田婷婷

专家建言,共话VMI创新实践

专家意见环节,来自国资委信用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和中央企业采购供应链领域的专家代表结合自身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围绕本次研讨主题,带来了极具深度与启发性的意见分享,为研究项目的深入推进贡献了真知灼见。

贾涛主任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智能货柜有助于提高制造业企业的效率和降低成本。他建议在文献综述中充分调研智能货柜在to B领域的应用现状,对比国内外发展差异,以彰显价值。探讨应用创新与成本效益平衡点,强调精准化库存管理和量化方法的关键作用,为制造业降本增效开辟新路径。

陈金猛主任分享了供应商库存管理方面的挑战和现有做法,呼应课题提出的大规模采购体系中,末端管理成本高但总成本占比小,存在管理短板。他认为清华大学提供的理论化、案例化的解决方案被认为对各类企业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并提出了将质量因素纳入考量、明确解决方案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考虑行业和专业特点以增强实用性等建设性建议。

国网物资公司质量监督部主任 陈金猛

梁丰爽副处长提出,智能货柜不仅是一种载体,还涉及整个库点能力布局和配送策略的设计,对企业节约成本和提升决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数据集中化带来的分析价值,以及数字化手段实现的合规管理简化,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

航天科技采购管理办公室副处长 梁丰爽

刘超副处长指出,与国际水平相比,国内 VMI 模式存在成本转嫁上游企业和互信难题。他深入探讨智能货柜在电信行业末梢端的应用场景,分析在央企采购法规框架下的应用挑战与解决路径,强调将相关工作交给专业团队的可行性与研究价值。

中国电信采购供应链管理中心副处长 刘超

吴冬梅主任肯定VMI模式在降低库存、协同上下游的重要价值。她表示,中国海油正推进多元化“零库存”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数据联通是VMI高效运作的核心,通过跨企业数据共享,实现全链条信息实时交互,助力供应商精准供货、企业优化采购,有效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与运营效率。

中海油物装采购中心数据标准化室主任 吴冬梅

震坤行首席运营官蒋丽丽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智能仓储并不是震坤行的首创,但凭借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广泛的客户与供应商网络,以及在AI领域的大量投入,震坤行有信心通过智能仓储和MRO采购串联工业领域供应链上下游,并合规合法地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案,以实现成本优化和管理提升。期待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获得持续的宝贵建议。

震坤行首席运营官 蒋丽丽          

推动行业变革,赋能制造升级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 “高速增长” 向 “高质量发展” 的转型关键期,MRO 供应链的效率与韧性成为重要支撑。随着研究的深入,课题组将持续输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成果,为我国大型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推动 MRO 行业从 “成本中心” 向 “价值中心” 转变。

震坤行有信心以此研究项目为范式,持续携手产学研各界,通过理论创新与实践验证的双向赋能,引领MRO供应链向高效、绿色、智能的方向迈进,为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