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知识介绍

标签:
发布时间:2024-11-19 10:06:35
958看了

手机扫码阅读

制冷剂作为制冷系统中的关键物质,在环境保护和能效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制冷剂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甚至人身安全。

一、制冷剂的分类
1、按安全等级分类:
制冷剂可以根据其可燃性和毒性分为不同的安全等级,如A1级(非易燃、无毒)、A2级(轻微易燃、无毒)、A3级(易燃、无毒)等。
2、按蒸发温度分类:
根据制冷剂在标准大气压力下的蒸发温度,制冷剂可分为高温制冷剂、中温制冷剂和低温制冷剂。高温制冷剂用于空调系统,中温制冷剂用于超市冷藏柜,低温制冷剂用于冷冻存储。
二、制冷剂编号表示方法
制冷剂的编号通常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如R22、R134a。其中,“R”代表制冷剂,后面的数字表示特定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例如:
R22: 这个编号中的"R"代表制冷剂,而"22"指的是这种制冷剂的化学组成。R22是一种氯氟烃(CFC)制冷剂,化学式为CHClF2。由于其对臭氧层的破坏潜能,R22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被逐步淘汰。
R134a: 同样地,"R"表示制冷剂,而"134a"代表这种制冷剂的化学组成。R134a是一种氢氟烃(HFC)制冷剂,化学式为CF3CH2F。它被广泛用作R12的替代品,因为R12是一种有害臭氧层的CFC制冷剂。R134a没有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
三、温度压力
R22、R410A、R32、R717(氨)、R134a、R404A、R407C等制冷剂的温度压力对照表提供了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压力值,这对于制冷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至关重要。

三、主要制冷剂介绍

1、R22制冷剂

别名二氟一氯甲烷、氟利昂22、F-22、冷媒HCFC-22,是国内使用最广泛的制冷剂之一。

R22制冷剂用于往复式压缩机,使用于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移动空调、热泵热水器、除湿机、冷冻式干燥器、冷库、食品冷冻设备、船用制冷设备、工业制冷、商业制冷,冷冻冷凝机组、超市陈列展示柜等制冷设备等;R22也大量用作聚四氟乙烯树脂的原料和气体灭火剂R1211的中间体,以及用于聚合物(塑料)物理发泡剂。还可用来作杀虫剂和喷漆的气雾喷射剂,是生产各种含氟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原料。

2、R23制冷剂

R23制冷剂,超低温冷媒三氟甲烷,别名:HFC23,HFC-23,F23,F-23。

R23作为广泛使用的超低温制冷剂,主要应用于环境试验箱/设备(冷热冲击试验机)、冻干机/冷冻干燥机、超低温冰箱或冷柜、血库冰箱、生化试验箱等深冷设备中(包括科研制冷、医用制冷等),多见用于这些复叠式制冷系统的低温级。三氟甲烷同时还可用作气体灭火剂,具有清洁、低毒、灭火效果好等特点。

3、R32制冷剂

R32,HFC-32,二氟甲烷,分子式:CH2F2,是新型环保制冷剂,不含氯元素因而对臭氧无破坏作用,但是可燃可爆,是R22与R410a制冷剂的代品之一。

4、R134a制冷剂

R134a作为使用最广泛的中低温制冷剂,由于R134a良好的综合性能,使其成为一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R12的替代品,主要应用于在使用R12制冷剂的多数领域。

包括:冰箱、冷柜、饮水机、汽车空调、中央空调、除湿机、冷库、商业制冷、冰水机、冰淇淋机、冷冻冷凝机组等制冷设备中,同时还可应用于气雾推进剂、医用气雾剂、杀虫药抛射剂、聚合物(塑料)物理发泡剂,以及镁合金保护气体等。R134a可广泛用做汽车空调,冰箱、中央空调、商业制冷等行业的制冷剂,并可用于医药、农药、化妆品、清洗行业。

5、R290制冷剂

R290制冷剂,中文名称制冷级丙烷,化学式C3H8。R290属于碳氢制冷剂;对臭氧层完全没有破坏,并且温室效应亦非常小,属于最环保的制冷剂之一。

主要用于替代R22、R502制冷剂使用在低温制冷设备中;由于R290制冷剂易燃易爆,通常只用于充液量较少的低温制冷设备中,或者作为低温混配冷媒的一种组分;R290与传统的润滑油兼容。高纯级R290用作感温工质;优级和一级R290可用作制冷剂替代R22、R502,与原系统和润滑油兼容,用于中央空调、热泵空调、家用空调和其它小型制冷设备。

6、R600a制冷剂

R600a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碳氢制冷剂,取自天然成分,不损坏臭氧层,无温室效应。其特点是蒸发潜热大,冷却能力强;流动性能好,输送压力低,耗电量低,负载温度回升速度慢。与各种压缩机润滑油兼容。(注:R600a在制冷系统中含量不足时,会造成压力值过大,机器声音异常,压缩机寿命缩短)。R600a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在自身压力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是R12的替代品。

R600a制冷剂蒸发潜热大,冷却能力强;流动性能好,输送压力低,耗电量低,负载温度回升速度慢。R600a制冷剂与各种压缩机润滑油兼容。主要用作超低温制冷剂,与R22组成的制冷系统用于-80~-120℃的超低温制冷装置。也用作泡沫塑料的发泡剂,作制冷剂替代R12。

7、R433b制冷剂

R433b制冷剂是碳氢化合物冷媒,热工性能与R22相近,可直接R22,无须变更原制冷系统。R433b比其他的制冷剂的蒸发潜热大,单位时间降温速度更快;分子量小,流动性能好,输送压力低,压缩机的负荷减小,可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电耗,节省系统的运行成本。R433B组成成分,摩尔百分比:丙烷占94.9918%, 丙烯占5.0082%。

8、R436A制冷剂

R436A是碳氢化合物冷媒,不损坏臭氧层,无温室效应,该制冷剂热工性能与R134a相近。R436A组成成分摩尔百分比:R290占62.6528%,R600a占37.3472%。

9、R404A制冷剂

组成成分:R125,R134A,R143A。R404A作为当今广泛使用的中低温制冷剂,常应用于冷库、食品冷冻设备、船用制冷设备、工业低温制冷、商业低温制冷、交通运输制冷设备(冷藏车等)、冷冻冷凝机组、超市陈列展示柜等制冷设备。R404A是新装制冷设备上替代氟利昂R22和R502的最普遍的工业标准制冷剂(通常为低温冷冻系统)。

10、R407C制冷剂

R407C是由R32、R125和R134a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环保中高温冷媒,使用于各种空调系统和非离心式制冷系统。主要应用于家用空调、中小型商用空调(中小型单元式空调、户式中央空调、多联机)、移动空调(汽车空调等)、除湿机、冷冻式干燥器、船用制冷设备、工业制冷等制冷设备。

R407C是新装制冷设备上替代氟利昂R22的最简便的选择(通常为空调系统);但是由于R407C与R22物化性能、理论循环性能以及压缩机用油等均不相同,因此对于初装为R22制冷剂的制冷设备的售后维修,如果需要再添加或更换制冷剂,仍然只能添加R22,通常不能直接以R407C来替代R22。

11、R410A制冷剂

R410A是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不破坏臭氧层,工作压力是R22的1.6倍,制冷效率高,提高空调性能。R410A新冷媒由两种准共沸的混合物R32和R125各50%组成,具有稳定、无毒、性能优越等特点。

作为当今广泛使用的中高温制冷剂,巨化R410A主要应用于家用空调、中小型商用空调(中小型单元式空调、户式中央空调、多联机)、移动空调、除湿机、冷冻式干燥器、船用制冷设备、工业制冷等制冷设备。R410A是新装制冷设备上替代氟利昂R22的最佳和最终选择;由于R410A与R22压力不同(R410A压力比R22要高得多)以及压缩机用油等均不相同,因此对于初装为R22制冷剂的制冷设备的售后维修,如果需要再添加或更换制冷剂,仍然只能添加R22,通常不能直接以R410A来替代R22(不可以进行换血式的替换)。与R22相比,R410A的制冷量显著提高,因此为设计更小更紧凑的空调设备提供了可能。并且由于R410A具有近共沸的物性,在整个运行范围内,制冷剂温度滑移小于0.2℃。

12、R502制冷剂

R502是一种低温制冷工质,具有冷冻容量高、致冷速度快的优异制冷性能。主要用途:可作为食品陈列、食品贮藏、制冷、冰淇淋、冰箱、低温冰箱以及代温冷冻压缩机用致冷剂。

由R125/制冷剂R143制冷剂混合而成,是一种不破坏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多用于中/低温商用制冷系统。是R-502制冷剂的长期替代品(HFC类物质),ODP值为零,不含任何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由于R507制冷剂的制冷量及效率与R502非常接近,并且具有优异的传热性能和低毒性,因此R507比其他任何的R-502的替代物更适合中低温冷冻领域应用。

13、R507制冷剂

R507和R404A一样是用于替代R502的环保制冷剂,但是R507通常能比R404A达到更低的温度。摩尔百分比:R125占41.184%,R143A占58.816%。

R507适用于中低温的新型商用制冷设备(超市冷冻冷藏柜、冷库、陈列展示柜、运输)、制冰设备、交通运输制冷设备、船用制冷设备或更新设备,适用于所有R502可正常运作的环境。主要用作超低温致冷剂,与F22组成的制冷系统用于-80~-120℃的超低温制冷装置。也用作泡沫塑料的发泡剂,作制冷剂替代R12。

14、R717制冷剂

R717(氨)制冷剂,氨是中温制冷剂,化学分子式为NH3,沸点温度-33.4℃,凝固点为-77.7℃,临界温度133℃,临界压力11.417MPa 。纯氨对润滑油无不良影响,但有水分时,会降低冷冻油的润滑作用,在氨制冷系统中对管道及阀件均不采用铜和铜合金。

R717(氨)合成工艺成熟,制取容易,价格低廉,不破坏臭氧层,无温室效应。氨制冷剂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的压力适中(冷凝压力一般为0.981MPa,蒸发压力一般为0.098-0.49MPa);单位容积制冷量较比R22大;汽化潜热大,制冷和放热系数高。氨制冷剂在大型冷库、超市食品陈列柜中有广泛应用。

氨的蒸气无色,有强烈的刺激臭味。氨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当氨液飞溅到皮肤上时会引起冻伤。当空气中氨蒸气的容积达到0.5-0.6%时可引起爆炸。故机房内空气中氨的浓度不得超过0.02mg/L。氨在常温下不易燃烧,但加热至350℃时,则分解为氮和氢气,氢气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后会发生爆炸。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司进行删除,联系方式:官网右侧栏在线客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