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行业 | 静电防护应用场景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2-09-30 10:40:22
5583看了

手机扫码阅读

一、概述

静电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很多,如接触、摩擦、冲流等等。其产生的基本过程可归纳为:接触-电荷-转移-偶电层形成-电荷分离。静电带给电子行业特别如微电子、光电子的制造和使用厂商的损失和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静电的危害

据美国1988年的报道,由于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的影响,造成他们在电子行业中,每年的损失达50亿美元之多;据日本统计,它们不合格的电子器件中有45%是由于静电而引起的;我国每年因静电危害造成的损失也相当巨大。

 

ESD对电子元器件的危害还表现在它的潜在性,即器件在受到ESD影响后并不马上失效,而会在使用过程中逐渐退化或突然失效。这时的器件是“带伤工作”。由于潜在损伤的器件无法鉴别和剔除,一旦在上机应用时失效,造成的损失就更大,而避免或减少这种损失的最好办法就是采取静电防护措施,使元器件避免静电放电的危害。

 

二、震坤行静电防护应用场景解决方案

静电防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环节的疏漏或失误,都将导致静电防护工作的失败,必须时时防范。 震坤行解决方案团队基于静电对电子行业将带来的损失和危害,提供防静电防护物资一站式解决方案,为通讯行业高质量生产保驾护航。

 

在生产和储运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产生静电的工序和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静电的产生与积累。为抑制静电的产生和积累,EPA区域内应尽量避免使用表面电阻率高的普通塑料、聚乙烯、苯乙烯制品,如化纤地毯、尼龙服、布质仪器罩等。

 

这些物品一经磨擦就会产生静电且不易释放;要尽可能地减少尘埃,尘埃粒子通常附着电荷;操作者应杜绝用手、服装触及电路板和各种IC引脚;清洗印刷电路板(PCB)时,只使用ESD认可的自然毛刷和溶剂;在所有操作和检查中尽可能地减少印刷电路装置的移动,可能的话减少操作次数;器件应存储在完全闭合的屏蔽容器内,或者引脚朝下放在耗散性接地垫子上;PCB或器件上跟踪工作过程的标签也应使用静电耗散性标签。

(1)包装标识类

(2)存储周转类

(3)五金工具类

 

生产通讯产品的厂家主要的工序都是流水线操作,产品在运动摩擦的时候会产生静电,工人在检验每块元器件的时候与产品摩擦也会产生静电,由于人体带的静电没有及时地导掉也会转移到元器件上,如此多的工序终会使静电过多累积而造成静电放电,从而导致元器件被击穿。

 

静电具有吸引微小物体的特性,塑胶类工件如手机外壳,电脑外壳,CD,VCD光盘等)在注塑成型、运输等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高压静电,使得工件吸附大量的尘埃在其表面,喷涂前如无法将表面的灰尘清除干净,致使喷涂后的工件表面不平整,涂层与工件的附着力不强,直接影响工件的美观和寿命。 在工件喷涂前,使用静电消除器具,可以迅速消除工件表面的静电和有效地消除吸附在工件的尘埃,提高工件的合格率和寿命。

 

现在大多数制造型企业,对静电的防护越来越重视,但是在采购防静电设备时大多忽视了对静电指标的检测,将买回来的防静电产品直接投入使用,因此静电问题依旧频频发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更多防静电解决方案,可至文末进行样册下载,或至震坤行官网搜索 防静电  静电

《静电防护类手册》对外.pdf27.23MB